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2024-10-16 20:40:51 | 大学科目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强基计划本科阶段主要在基础学科招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部分学校还开放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 大学科目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1. 北京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清华大学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北京理工大学
6. 中国农业大学
7. 北京师范大学
8. 中央民族大学
9. 南开大学
10. 天津大学
11. 大连理工大学
12. 吉林大学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4. 复旦大学
15. 同济大学
16. 上海交通大学
17. 华东师范大学
18. 南京大学
19. 东南大学
20. 浙江大学
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2. 厦门大学
23. 山东大学
24. 中国海洋大学
25. 武汉大学
26. 华中科技大学
27. 中南大学
28. 中山大学
29. 华南理工大学
30. 四川大学
31. 重庆大学
32. 电子科技大学
33. 西安交通大学
34. 西北工业大学
35. 兰州大学
36. 国防科技大学
强基计划培养模式如下:
- 招生高校将为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将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
-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并配备一流的师资力量,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 高校将为学业优秀的学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提供优先安排。
- 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注重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的培养,硕博阶段可在本学科深入研究或探索学科交叉培养。
- 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

大学科目网(https://www.whdxky.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为一本线。

1.强基计划背景

强基计划是天津大学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招生计划。该计划旨在选拔具有全面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2.强基计划的目标

强基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强、创新创业意识突出、具备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人才。通过提供更多的培养机会和资源,帮助学生在学术、科研和创新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并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入围分数线的制定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是根据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录取情况来确定的。一般来说,该分数线会相对较高,要求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在其他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入围分数线通常会根据每年的招生情况进行调整。

4.影响入围分数线的因素

影响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面试表现以及其他招生规定。除了成绩外,学校还会综合评估考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科技创新能力、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5.强基计划的收益和机会

获得天津大学强基计划的学生将享受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他们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同时还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出国交流、保研资格等。强基计划的学生也将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导师指导,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支持。

6.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建议

想要进入天津大学强基计划,考生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首先要努力备考,争取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其次,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力。同时,要加强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以上就是大学科目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大学科目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科目网:www.whdxky.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10-12 19:51:28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是不是只要报名就能入围?并不是。2022年对于除复旦、上交、南大外的大部分高校来说,强基计划入围仅仅是获得了参加校测的资格,强基计划最终以高考成绩及校测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后相加的综合成绩录取。2022年39校强基计划入围规则2022年强基计划校测入围规则,整体可划分为两大类四种方式。(1)第一种,依据高考成绩,按照各省招生计划

2024-10-13 03:55:29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简闭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

2024-10-14 20:21:19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36所强基计划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2024-10-23 21:08:51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10-23 04:53:35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包括四川、北京、重庆三所高校,其中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

2024-10-12 03:04:15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10-10 14:58:38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清华大学:工学领域的领军者,管理学领域的佼佼者,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17位,稳居国内高校之首,综合优势显著。2.北京大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内的顶尖选手,法学领域亦表现出色,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30位,与清华比肩而立。3.复旦大学:医学和文学领域排名第二,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突出,被誉为南方小

2024-10-30 0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