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

2023-12-15 16:36:11 | 大学科目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

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学的是理科还是文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考虑到毕业之后想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分数考得比较好的话,肯定会首选211以及985重点大学。考的不好的人肯定是想着能够去学习一门技术,将来再去提升一下自身的学历。在选择专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选择一些王牌的专业,要看一看近几年有没有一定的变化。有变化的专业最好不要选择,否则的话对自身是没有保障的。

老师经常会给孩子说一句话就是考得好跟填得好是一样的道理,自己要学会该如何面对。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和自己的家长再三斟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看一看想去哪个城市进行发展看一看是从事文科还是从事理科,有的孩子数学比较好就可以选择报一个会计的专业。报考自己擅长的专业,在今后的发展就会好得多。

只有填对志愿才可以决定未来的人生走向是什么样的,考生不要有太重的心理负担。想要去保家卫国的话,也可以选择去填报警官学院。在那里不仅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还可以对自己进行一个锻炼。有梦想肯定是然后努力去完成的,要跟着自己的心去走。不要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不然的话即便是未来,做了很多年也不是真的用心去干。

总的来说孩子无论考了多少分,父母都千万不要忽视孩子志愿填报的问题。不懂得的话可以选择给孩子报一个专门填报志愿的机构,在那里有会有专业的人给孩子进行指导。一定要在考完试之后就进行准备,提前准备分数下来之后就会果断的选择。有名师指导一对一,肯定不会让孩子的分数白白的浪费掉。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

2021年辽宁新高考的变与不变、志愿填报的规则与策略指南


新高考带来了诸多变化,但“平行志愿”这一重要投档模式得以继续保留。因此,在认真研究新高考改革各项举措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位考生和家长的“必修课”。下面,《招生考试通讯》全媒体以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在浙江和山东等高考改革省份的招生录取工作经验,与考生和家长共同探讨辽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志愿填报策略。

一、新高考平行志愿的核心规则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某批次第一次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所填的多个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或者并列关系,最为核心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举例而言,2021年辽宁省在普通本科批设置有112个“专业+学校”平行志愿,考生填报完成后,省级招办将依次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投档。

检索投档时,首先将所有考生按照高考成绩以及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位,然后由计算机按排位高低,依次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即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

“遵循志愿”原则,是指按照位次高低,轮到某一考生投档时,遵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从前向后检索。即首先尝试将考生档案投到考生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如该院校专业已投档额满,则将尝试投档第二个志愿;若仍未能投档成功,则继续依次向后,直至某一志愿投档成功或考生所填的N个志愿均未能投档成功;至此,再启动位次低于该考生的下一位考生的投档程序。所以,各院校专业的最低投档分数,并非省级招办或院校所提前划定,而是随着进档的最后(位次最低)的一位考生的高考成绩而自动生成的。

(二)新高考“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平行志愿的注意事项 大学科目网

1.平行志愿有检索的先后顺序。

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先后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满足某几个志愿投档条件后会被多个志愿同时录取。考生档案被投档至某一个志愿后,后续的志愿就不再参与检索。

2.一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在同一个录取批次内,考生档案最多只能被投档至一个志愿当中。一旦被已投档高校退档,考生档案就无法再投往其他任何志愿当中,考生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后续批次录取。

3.没有服从志愿选项,考生及家长必须仔细了解所填报专业的身体条件等特殊要求。

“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会被直接投档至学校的具体专业(类),且没有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如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能达到所投专业的录取要求,则面临被直接退档的风险。一旦被退档,考生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后续批次录取。因此,考生应认真了解自身的高考体检结果,并仔细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各高校公布的招生体检标准中对自身条件的特殊要求。例如,色盲、色弱的考生应尽量避开化学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等相关专业。

二、新高考平行志愿的梯度策略

平行志愿在同一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且有检索的先后顺序,这就要求考生务必制定科学合理的志愿梯度,通过“冲、稳、保”的志愿结构,形成从前往后的顺位志愿梯度,确保不滑档。一般而言,考生应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渴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冲、稳、保”的志愿结构是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对于2021年参加高考的辽宁省考生而言,面对全新的“3+1+2”“专业(类)+学校”模式以及较多的志愿填报数量(普通本科批次最多可填报112个志愿,普通专科批次最多可填报60个志愿),如何科学判断自身高考成绩或位次被所填报志愿录取希望的大小,如何合理设置“冲、稳、保”所对应的志愿及数量,仍是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

(一)科学利用往年文理位次,判断自身高考成绩或位次被所填报志愿录取希望的大小

虽然“3+1+2”模式取消了文理分科,但“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各省份依据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不同,分别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投档录取。因此,建议考生仍可参考借鉴各高校近几年在辽宁省分文理录取最低分及位次等数据,在往年文理位次的基础上,向前向后进行一定拓展,以此判断被所填志愿录取希望的可能性。

举例而言,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在辽宁省理科录取最低分为615分,位次约为6800名;文科录取最低分为625分,位次约为1100名。可大致推测,在满足选考科目要求的前提下,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新高考位次约在5500名以内的,被该校绝大多数专业(类)录取的希望非常大;6500名以内的,多数专业(类)也有较大希望录取;7500名以内,也仍有希望录取到该校;位次在8000名以后,但有十分强烈报考意愿的考生,也可尝试在志愿靠前位置填报非热门专业(类)。同理,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新高考位次约在900名内,被该校绝大多数专业(类)录取的希望非常大;1000名以内的,多数专业(类)也有较大希望录取;1300名以内,也仍有希望录取到该校;位次在1500名以后,但有十分强烈报考意愿的考生,也可尝试在志愿靠前位置填报非热门专业(类)。

(二)合理设置“冲、稳、保”所对应的志愿及数量

结合招生录取工作经验,我们建议考生按照“三三制”原则合理设置志愿梯度。“三三制”原则当中的第一个“三”是“三步走”,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第二个“三”是“三分之一”,即“冲、稳、保”的三个梯度的志愿数量分别占志愿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第一步,确定出志愿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专业(类)+学校”作为“冲”的志愿。

考生要把自己最喜欢且有一定录取希望的“专业(类)+学校”志愿放在最前面,即所谓的“低分高录”。

这里有几个注意事项:

1.在选考科目要求方面限制性较高的专业,因为有资格报考的考生大幅减少,竞争程度往往会低一些。

2.相对偏远地区的层次较高的学校的一般专业录取分数更容易出现“爆冷”现象。

3.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低分高录”的选择之一。如,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在辽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569分、普通类理工录取最低分则为615分,两者分差达46分。虽然分差较大,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考生在就读、考研、推免和就业等方面均与普通考生享受同等待遇,且相较普通考生,还能享受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育资源。因此,对家庭条件允许的考生而言,选择因学费较高而录取分数相对降低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失为一种理想选择。

第二步,确定出志愿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专业+学校”作为“稳”的志愿。

即考生的分数或位次与填报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当或相差不大,考生投档到该校的可能性较大。考生可以在广泛收集和了解相关报考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和定位,对专业有明确倾向的考生,可以着重关注专业,根据兴趣、特长详细了解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实力、师资力量以及就业状况等信息,综合考虑后,再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及对应院校;对专业无明确倾向的,可以重点考虑院校层次、地域等因素,结合自身成绩,初步选定院校范围,并详细了解人才培养特色及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多方面信息,最终确定目标高校,并选择其中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

第三步,确定出志愿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专业(类)+学校”作为“保”的志愿,即“高分低录”。

针对这些志愿,考生在分数上应当是有较大优势的,被录取的可能性非常大。“保”的志愿主要是为了防止考生因“冲”或“稳”出现意外情况而导致滑档的情况发生。

(三)充分重视学校平台的重要性

新高考改革充分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无论是在高中选科还是高考志愿填报环节,专业的重要性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专业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学校却预示着未来发展的高度。尤其是“双一流”“985”“211”建设高校、部属高校以及一些省部共建高校等,这些高校社会知名度高、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在所属区域影响力大,培养的同学整体能力强、潜力大、质量高,本科继续深造的平台高、机会多。因此,每年都吸引了大批考生争相报考。即便在“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存在“冷”“热”专业分差加大的风险,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或位次仍然居高不下。从中国海洋大学近年在浙江、山东新高考录取情况看,学校各专业录取排位总体上比较稳定,同改革前录取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并未出现排位大幅度提高或降低的情况。

(四)充分重视“不限选考科目要求”专业中的“黑马”

从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在浙江和山东的录取经验看,一些往年的所谓“冷门”专业,受新高考改革不限选考科目要求、有资格报考的考生数量庞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录取考生分数和位次有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在新高考模式下,这种“冷门”专业变“黑马”的现象值得考生和家长给予高度关注。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

新高考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

大学科目网(https://www.whdxky.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平行志愿

新高考是指中国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的关于高考改革的政策,旨在推进高中教育的素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在新高考改革中,志愿填报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过去,高考志愿填报是按照顺序志愿的方式进行的,即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分数选择学校和专业,按照排名顺序填报志愿。而在新高考中,志愿填报方式变成了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学生可以同时填报多所学校和专业,并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选择,而不再按照排名顺序填报志愿。

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志愿填报中灵活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而不受排名和分数的限制。这种方式的改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平行志愿的改变使得高考志愿填报更加灵活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而不再受限于排名和分数。

这种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平行志愿还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填报志愿时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焦虑和压力。

然而,平行志愿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对学生而言,平行志愿需要更多的信息收集和比较。学生需要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其次,对学校而言,平行志愿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招生竞争和选拔困难。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志愿和分数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录取名单,增加了学校的工作量和难度。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教育部和学校都需要做出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教育部应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平行志愿制度的顺利实施。

学校可以加强与高中教育的对接,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和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学校和专业。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更加灵活的招生政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录取机会。

总之,新高考改革中的平行志愿填报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促进了高中教育的素质化和个性化发展。

然而,平行志愿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教育部和学校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持续的改革和措施,我们相信平行志愿填报制度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以上就是大学科目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大学科目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科目网:www.whdxky.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志愿
与“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相关推荐
高考前夕的大学单招面试应该如何应对?
高考前夕的大学单招面试应该如何应对?

高考需要面试的学校高考需要面试的学校如下:艺术类院校:一些艺术类院校,如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可能会要求学生进行面试、表演或提交作品集等,以评估他们的艺术才能和潜力。体育类院校:对于申请进入体育类院校的学生,可能需要进行体能测试和面试,以评估他们的运动能力和潜力。国际学校或国际课程班:一些国际学校或提供国际课程的学校可能会要求学生参加面试,以了解他们的英语口语

2024-07-04 08:31:38
高考填报志愿时应该如何选择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时应该如何选择专业

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第一步、初步确定报考院校范围。考生根据自己分数在全省历史科目组合或物理科目组合中的位次(查阅今年高考一分段统计表),并结合往年录取情况(查阅最近三年高考录取历史数据),大致找到可能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并将它们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然后再结合个人偏好(如地区、办学类型等),高校办学情况(如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声誉、校区分布等),筛选出有意报考

2024-02-03 01:53:05
应届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该如何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
应届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该如何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

应届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该如何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应届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该如何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可以上网查询,咨询老师,很多数据都是有的,不过志愿一定要好好填。一、首先在填报志愿之前,应该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了解一下自己能报的学校,对于学校有一定的目标,这样可以方便等成绩出来之后,不会那么乱,直接填报就可以了。因为一般高考和平时的成绩差距不是很大。二、另外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

2024-06-21 09:01:32
新高考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应对?
新高考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应对?

新高考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应对?随着《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正式发布,上海、浙江两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逐步清晰,改革重点逐步明确。面对高考(微博)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高中教育究竟该如何应对?高中教育该做好哪些相应的准备?其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势必要求高中教育理念有一个较大转变。高中教育要从过于偏重文理

2024-02-06 07:13:00
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在填报志愿时应该如何选择?
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在填报志愿时应该如何选择?

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在填报志愿时应该如何选择?高考志愿的选择要结合考生的特点来选择。有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考生。身边经常有选的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却考了会计,法学的专业。就是对数学思维的跟不上。考研时如果自己数学好,就有很大的优势。否则选择院校与专业也是内卷厉害。一般来说数学思维差一点的女生居多。有些专业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如数学类,计算机类,统计学类,金融学类

2024-07-03 15:49:22
高考志愿填报中,该如何有效获取专业对应的职业信息并确定自己的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中,该如何有效获取专业对应的职业信息并确定自己的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中,该如何有效获取专业对应的职业信息并确定自己的志愿?考生在高考结束之后,选择专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的专业,对考生以后大学四年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自己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和职场的规划。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来选择,要经过多方面来仔细的探索和了解,比如要知道这个专业以后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以及就

2024-07-16 00:23:10
高考志愿应该如何填报?
高考志愿应该如何填报?

高考志愿应该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填报六个技巧:1、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院校、专业选择,这可能关系到未来就业方向。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考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前题下,才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进行招录。因此,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2、排查志愿

2023-12-14 09:29:16
填报高考志愿时应该如何合理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时应该如何合理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时应该如何合理填报?关于志愿,希望以下几点可以帮到您:一、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

2024-06-27 10: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