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科目网小编整理了对外汉语专业二本院校排名情况是怎么样的?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对外汉语专业二本院校排名情况是怎么样的?
中国开办对外汉语专业的院校(包括一本和二本)
1.
中央民族大学
2.
中国传媒大学
3.
北京语言大学
4.
北京外国语大学
5.
南开大学
6.天津外国语学院
7.
华东师范大学
8.
上海师范大学
9.
上海外国语大学
10.西南师范大学
11.
重庆师范大学
12.
河北大学
13.
河北师范大学
14.
河北经贸大学
15.
河南科技大学
16.
洛阳师范学院
17
曲阜师范大学
18.
烟台大学
19.
山西大学
20.
安徽大学
21.
安徽师范大学
22.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23.安庆师范学院
24.
江西师范大学
25.
宜春学院
26.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7.井冈山学院
28.
南京大学
29.
苏州大学
30.南京
审计学院
31.
常州工学院
32.
浙江大学
33.
浙江师范大学
34.
绍兴文理学院
35.
华中科技大学
36.
湖北工业大学
37.
湘潭大学
38.
中山大学
3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0.
暨南大学
41.
五邑大学
42.湛江师范学院
43.
广西师范大学
44.广西
民族学院
45.
云南大学
46.
云南师范大学
47.
贵州师范大学
48.
四川大学
49.
四川师范大学
50.
成都中医药大学
51.
乐山师范学院
52.
绵阳师范学院
53.
西北大学
54.
陕西师范大学
55.西安外国语学院
56.
黑龙江大学
57.
延边大学
58.
通化师范学院
59.
辽东学院
60.大连外国语学院
61.
内蒙古师范大学
62.
福建师范大学
63.
华侨大学
64.
集美大学
65.
厦门大学
67.
北京师范大学
68.
济南大学
69.
九江学院
70.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国内该学科实力最强的学校为北京语言大学。
高中的文理分科不影响该专业的录取,只是有的学校会有招生人数的区别。
主要课程:基础
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第二外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英美概况(看情况)、
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专业方向: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教学,本科修业四年,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学业结束后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以上是理论上的材料,供你参考。

感觉都不是很理想。
旅游管理比
行政管理稍微好一些,北京的学生恐怕不会去这个学校读书,它也不会在北京招生。
请看下面的介绍。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建立于 1985 年 9 月,当年始招
历史学专业专科生, 1988 年 9 月始招本科生, 2004 年增设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616 名。历史学专业培养适应中学教育发展的合格历史教师;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旅游景点、旅行社和饭店管理专门人才。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
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历史文选、史学论文写作、专业英语、原典导读、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等历史学专业课和旅游学概论、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旅游学专业课。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办学条件优越,除了宽敞的教室、漂亮的公寓、充足的图书资料外,因地处周秦发祥地,有炎帝陵、北首岭遗址,周原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法门寺、姜太公钓鱼台、诸葛武侯祠、大散关、龙门洞、金台观、太白山等名胜古迹供学生参观考察。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 28 人,其中教授 6 人 、副教授 6 人,博士 6 人,硕士 7 人。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2 项,教育厅专项科研课题 3 项,承担院级科研课题 20 项,在全国
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0 多篇,其中 4篇被《新华文摘》摘录,出版著作和教材 15 部。其中 3 人获得省、厅级奖励, 6 人获得市政府和院级奖励。其中4人入选院中青年拔尖人才, 2 人获“学科带头人”称号, 1 人获“学术带头人”称号。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以“熟读典籍厚基础,深研理论增能力,参加实践长阅历,勇于科研求创新”为学风,教师敬业笃研,学生勤奋好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次荣获知识竞赛和辩论赛冠军,就业率始终达 95% 以上, 20 多年来培养了千余名合格毕业生,其中百余名考取了研究生, 15 名考取了公务员,其余都胜任中学教师,近 200 人已担任领导职务和高级教师。
经济管理系是1993年在原宝鸡文理学院职业教育部经济管理教研室基础上成立的。1998年开始招收企业管理本科班学生。现有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3个本科专业,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办学历史相对较长。
十多年来,系根据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管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狠抓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以硕士教师为主,逐步博士化,以专任教师为主,辅之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兼任教师的教师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教师中有1人被陕西省教委授予“陕西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人被宝鸡市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7人被学院授予“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4人次获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二等奖,3人担任宝鸡市经济学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5人被聘为宝鸡市政策研究室兼职研究员和宝鸡国家高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和创新。建成院级精品课程《管理学》1门,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财务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企业管理案例》等4门院级重点建设课程;积极实施双语教学,《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效果良好,积极推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其中《管理学》的网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的网络教学、《市场营销》的模拟实际营销教学法、《
会计学》的理论与手工操作相结合教学法、《西方经济学》的启发式教学法、《企业管理案例》跟踪收集建立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等均受到学生欢迎。
学科建设和科研促教学成果显著。近年来,由系教师主持完成国家和省、厅、市及学院科研课题70余项;在经济管理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25部;在《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经济日报》(理论周刊)等权威、核心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55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转载13余篇;提供并被省市相关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采纳的调研报告与对策建言10余份;获得省、厅、市和院科研奖励60余项。富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应用型研究成果,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了系知名度,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赢得了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达到了科研与教学“双赢”的目的。
根据大众化教育条件下系生源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的实际,坚持“崇术重用、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突出地方性和应用性,按照“大实践观”的要求,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和管理技能训练,建立了完善的企业见习、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学年论文、课外科技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厚、能力强、后劲足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已初步形成。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拥有哲学、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院位于陕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市,占地面积1100亩。2010年2月顺利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现设有哲学(思政教研部)、政法、教育科学与技术、中文、外语、历史文化与旅游、经济管理、音乐、
美术、数学、物理与信息技术、
化学化工、
地理科学与
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体育等17个系,50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和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教育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
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近日,从《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2]2号)》文件获悉,我院申请新增的
广播电视编导和
物联网工程2个专业已顺利获批。截至目前为止,我院本科专业已达到53个,涉及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哲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等十大门类。2010年3月份获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地理学为获批的三个一级硕士点建设学科(此三个学科预计2013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哲学、数学、物理学为硕士授予权立项建设的支撑性一级学科(此三个学科预计2015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7600多人。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5万多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
学师范专业是去综合类大学好,还是去师范大学好?
大学科目网(https://www.whdxky.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学师范专业是去综合类大学好,还是去师范大学好?的相关内容。
两者各有优势,没有好与不好。
师范类院校一般是早一批国内大学的分化或者延续,相对来说历史悠久,招生稳定,师资固定,
课程体系
还是很完整的,尤其是教育类和
基础学科
类。
相比较综合性类大学,课程设置上可能会有不用的针对性和倾向性,例如:同样是
汉语言文学专业
,师范类除了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还会有一些针对教学的模拟演练和实习,人才就业可能大多输入到学校。而综合性大学一般是针对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不同的学校特色也有不同的方向,总的来说培养的是综合素质过硬、能说能写的文职综合类,例如:文秘、宣传、党建,或者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等。当然综合类院校的毕业生考取
教师资格证
后,有的也是进入学校教书的。
2017年年底通过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的一个的信息: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
也就是说,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师范教育体系是符合中国师范教育国情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要开设
师范类专业
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容易就可以配齐师资,而且一旦开设师范专业,比一些二本师范大学要强很多。
其实,从2000年开始的大学合并大潮,许多综合性大学合并了师范院校。如
西南师范大学
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
西南大学
,现在的西南大学也是国家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之一。
大学科目网
综合性大学里面,学生接触到地面更广,眼界也不同。但纯师范类更精专。综合性大学可能在师范专业的师资力量各方面,会不及纯师范院校。
以上,就是大学科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外汉语专业二本院校排名情况是怎么样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科目网:
www.whdxky.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