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科目网小编整理了大学什么专业可以进军工单位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北大学与南昌航空的飞行器制造谁好
南昌航空大学“
飞行器制造工程”为国防科工委国防重点建设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拥有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航空技术综合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三个实验中心
中北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连二级学科硕士点都没有,更没有像样的老师(硕导都没有)。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制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有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7人。中北大学(原某工学院)和南昌航空大学比差了好几个档次。
楼下的真搞笑,看看南昌航空大学是不是共建(中北大学早在国防科工委时期就已经不是共建院校,现在是彻彻底底的山西省属地方院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以下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华祝的讲话(节选)
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我能再到英雄的城市——南昌,代表国防科工委签署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协议,感到十分高兴。这是我委与省政府精诚合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不仅对加强国防科技队伍建设有重大意义,也必将对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在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增强综合办学实力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值此共建协议正式签署之际,我代表国防科工委对江西省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
诞生于汉水边、扎根于红土地的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艰苦创业,勤俭办学,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近3万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在工程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
共建的实施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衷心希望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励精图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快速发展,把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为实现江西省“三大突破、三大发展”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国防科工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取得圆满成功,祝愿江西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绩!”
另外:中北大学根本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航空大学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实验室。
大学科目网
南华大学和中北大学是省属的还是部属的是不是211
两个学院都是省部共建,都不属于211工程大学。
南华大学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原隶属国家核工业部的中南工学院与原隶属湖南省的衡阳医学院,于2000年5月合并组建的多科性大学。2002年10月,原隶属国家核工业部的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
中北大学(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位于山西太原,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中国航天核心院校,属国家二级保密单位,被誉为中国的"军工泰斗"和"人民兵工第一校"。
中北大学创办于1941年5月,前身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后历经华北兵工工业学校,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1958年,升格为太原机械学院。
1993年,更名为华北工学院。
2004年6月,更名为中北大学。
大学什么专业可以进军工单位
大学科目网(https://www.whdxky.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什么专业可以进军工单位的相关内容。
军工单位是指电子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兵器工业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
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各省国防工业办公室所属的承担国家下达的军事装备、产品研制、生产计划任务的企、事业单位。
大学涉及的专业有航空宇航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船舶与海洋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
通信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
目前中国十大军工企业名单如下: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集科研设计、工程建设、金融贸易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由中央管理。中国核工业建设产业是我国核工业完整体系和国家高科技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完成了我国大陆所有的核武器研究生产基地和核燃料生产设施建设,承担建设了我国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各军工行业的各类国防科技工程,履行了国家赋予的保军建设责任,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和“两弹一星”的丰功伟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集团公司承担了秦山一期、二期、三期核电站和田湾核电站等核电站以及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的工程建设,积累了多种核反应堆工程的建造经验,取得了多项建造技术的突破,形成了一批自有
知识产权,全面掌握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建造能力。2005年,集团公司又相继赢得了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二期工程等核电站工程建造合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还先后在全国2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300多个施工基地。承建了遍及石化、能源、交通、纺织、医药、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的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拥有全资子公司10家、控股企业5家,参股企业5家,另有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同管理的设计院2家。注册资本10.5亿人民币,总资产73亿人民币,公司全系统现有正式员工3.4万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源于1956年10月8日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经过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正式成立。公司研制的12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近百次发射,将近百颗卫星送入太空,特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现有7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企事业单位180多家,公司目前共有职工1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万人,包括1300多名研究员,30多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0多名国家级专家。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成立于2002年3月1日,是经国家批准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是在信息产业部直属的46家电子科研院所及26家全资或控股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四川、陕西等18个省市区。集团公司注册资本63.5亿元,总资产658亿元,2001年实现总收入97亿元,出口额达到5563万美元。现有职工5.4万人,专业技术人员3.3万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国家级技术、管理专家63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有1357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326人。
公司所属单位长期服务于国防、通信、航天、金融、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开发成功航天测控系统、航天指挥中心安全系统、联合信息发布系统、导航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铁路车站信息综合处理系统、金融网络系统、社会劳动保障系统、城市照明自动监控管理系统、公共安全报警联联网综合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政务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汽车电子系统、能源电子控制系统等,并面向市场提供各类雷达、计算机、通信网络产品、集成电路、数字视频产品、新型元器件(PDP、液晶显示等)、专用设备仪器、基础材料等。现拥有1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与9个部级质量检测机构,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中试线、生产线、装配线和机加工中心,形成了完整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及试验能力体系。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拥有103家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主要承担军、民用飞机和相关的发动机、机载设备、武器火控系统以及各种民用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特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7家,科研院所31个,直属专业公司及事业单位22个;共有员工24万人,资产总额1000多亿元。
集团公司主要承担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武器火控系统的研制生产与销售。军用航空产品包括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空中加受油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等。歼击机有正在成批生产的歼7、歼8系列;歼击轰炸机有“飞豹”;轰炸机有轰6系列;教练机有歼教7、轰运教等。航空发动机形成了涡喷6、涡喷7、涡喷13、“昆仑”、“秦岭”等系列;空空导弹形成了霹雳5、霹雳8等系列;航空机载设备基本满足整机配套需要。民用飞机有中短程运输机运7及其改进型和新舟60。还有“枭龙”、“山鹰”高级教练机等一大批在研先进航空武器装备;具有先进水平的ARJ21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已展开研制。非航空产品已形成工业燃气轮机、汽车和摩托车、机械、材料、IT、制冷与环保设备等7大类共1000多种产品。集团公司还经营飞机租赁、通用勘察设计与承包等业务。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拥有79家企事业单位。包括:研制生产直升机、飞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等的工业企业54个,科研院所3个,其它企事业单位22个。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四,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一。公司注册资本126亿元,总资产780亿元。拥有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在国内上市的6家A股公司控股权,持有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供销总公司50%股份。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和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均诞生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企业。50年来,所属企业累计生产各种飞机6250架(其中含直升机708架)、航空发动机23800台、战术导弹10006发,并生产了数以百万计的汽车,年产汽车数量已达全国汽车总产量十分之一,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科研生产基地,并开发生产了摩托车以及其它各种民品,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巴基斯坦合作研制K8飞机,中国、法国、新加坡合作研制EC120直升机,中国、巴西合资生产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项目均获得成功,K8飞机、Y8飞机、Y12飞机、Z9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批量出口多个国家。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英文简称CSSC,简称中船集团公司)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江南造船厂等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
CSSC研制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我国海军所有主战舰艇和军辅船装备,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骨干力量。在民船方面。CSSC能够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适航于任一海区的现代船舶。产品种类从普通油船、散货船到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化学品船、客滚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气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油轮(VLCC)及海洋工程等各类民用船舶与设施,船舶产品已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中船重工是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拥有48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15个控股、参股公司,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包括驰名中外的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渤海造船厂、山海关船厂、北海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和中国舰船研究院以及中国船舶贸易公司、中国国际海洋
石油工程公司等。建国以来先后建造各类船舶2700余艘,其中舰船43个型号818艘,被誉为“海军舰艇的摇篮”。八十年代初,在国内船厂中率先打入国际船舶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亚16 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三十多个第一。
中船重工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担30万吨超大型船舶在内的各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各种军辅船和水中兵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建造和修理。自行设计、建造的上百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机电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利用造船和军工技术开发的数百种非船舶产品进入国内航天、冶金、轻工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应对挑战和危机的战略性团队,集中了中国兵器工业的骨干研制和生产能力,代表着中国兵器工业的发展方向和水平。集团公司拥有研发、贸易和生产企业120多家,并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百家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千亿元,员工30余万人。公司拥有成员单位133家,承担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导弹、炮弹等军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同时开发民品,在机械、化工、光电特别是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动务传动、
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开发、制造能力。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武器装备制造集团,面向陆、海、空三军及各军兵种研制、发展精确打击、两栖突击、远程压制、防空反导、信息夜视、高效毁伤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员工18万人。拥有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嘉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全资工业企业51家,研究院所4家、研发中心3家,拥有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等多家全资或控股的商贸企业,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或营销机构,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按国家控股公司运行方式运行,由中央管理。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由246个工业企业、公司、科研设计院所和事业单位组成,主要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轴矿勘察采冶、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与生产经营
以上就是大学什么专业可以进军工单位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大学科目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科目网:
www.whdxky.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