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广外,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和厦大英语专业考研哪个学校比较好考相关的问题,今天,大学科目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我是今年考研的 考的南京大学。虽然是二战~359分 但是还是下马了,呵呵。
就我来看南大是最难的。因为有数据显示 近几年南大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尤其是英语这一块。我考的是英美文学,更是难上加难。它录取的也比较少,在有许多机会选择的情况下 还是少考虑的比较好。中山大学是可以考虑的,毕竟从评级来看 它稍微低一些,但是不能就此下定论而且我没接触过,也不怎么好说。就
翻译而言 好像是广外设有高翻院比较牛啊~~而且就业也没的说。
厦门大学,我有学姐在那里就我们往年考研的情况来看,厦大的上的比较多一些,广外啊 中山啊 还有南大 都是门可罗雀的,这个是最值得推荐的。而且厦门那地方~风景没得说啊~~~
再者看你选的这些学校,我姑且推断你在潮汕平原这一代,考研还是就近方便,因为你有机会多去问 去打听,你们本专业的老师说不定也可以给你个建议啊什么的。另外购买试卷也方便。
还有就是 你这些学校里面哪个有认识的学姐学长的 也可以考虑下。
这些学校的地理位置都不错。不用比较的。
还有你要给自己留后路,不能光想着自己上,还有调剂的可能是吧。那么调剂的话,是比较看重出身和分数的。这几个学校里面你可以比较一下谁的录取分数高一些,这样为自己争取的可能也大一些。
经贸英语你完全可以考虑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这都是适合勤奋努力踏实肯干的学生的,只要单词量够,都是差不多能上去的。
以上都是个人建议。希望你做自己明智的选择,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读理想的高等学府。

那些二本大学有德语专业
德语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顺序为:\x0d\x0a1.
北京外国语大学 \x0d\x0a2.
北京大学 \x0d\x0a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x0d\x0a4.
上海外国语大学\x0d\x0a5.南京大学\x0d\x0a6.
同济大学\x0d\x0a7.
复旦大学\x0d\x0a8. 中山大学\x0d\x0a9.
青岛大学 \x0d\x0a10.
武汉大学\x0d\x0a11.
华东师范大学 \x0d\x0a12. 西安外国语学院\x0d\x0a1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x0d\x0a14. 四川外国语学院\x0d\x0a 从德语专业博士授予权分布来看,能堪称一流的只有北外、北大、上外、南大、同济。\x0d\x0a 就教学质量来看,在四级统测中拿过全国平均分前几名、个人分数第一的还有武大、复旦、青岛大学。但基本是皇帝轮流做,不进则退,就实力而言与中山大学、广外在同一水平上\x0d\x0a 从综合来看:\x0d\x0a 第一:同济的德语品牌并不光是靠一个德语系,光是德语教学一块就还拥有留德预备部、德国研究所、中德学院等部门。从一线教师的数量、留德学习经历、外籍教师质量来看,全国的确没有第二家可以抗衡。\x0d\x0a 第二:但是在教师质量方面,八九十年代一线教学的“名师”几乎都和北外有些关系。大家只要去翻翻《新汉德词典》编委名单就知道北外实力强大到何等程度,那里面不少教授当年是给周恩来、陈毅做翻译的!同济是90年代出国热之后才空前繁荣,但是忙于办班的一代人要超越北外一代寒窗高手几乎是不可能。同济去年才刚刚拿到德语专业博士授予权,而北外连博士后都培养出来了!\x0d\x0a 第三:和“学德语”有些不同的是“研究水平”。这方面看看哪里有博士点大家就心里有数了。虽说“文无第一”,但是要文学研究要挑战北大张玉书,语言要超过北外刘芳本、叶本度,国内暂时还无人敢夸口。有些难以评定的是社科院,那里其实高手云集,但是和专业研究圈子以外的人关系不大。\x0d\x0a 第四:说到“人才培养”(注意这里不是讲德语培训了)在“争夺人才高地”方面,北大有令人恐怖的优势,能进北大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德语专业学生中连文科状元都有,到德国写博士论文都能拿“特优”(summa cum laude)!北外、上外一些学生是在中学就开始在外语学校学德语、然后保送外语学院的,堪称外交部的后院。在争夺生源方面同济根本无力与之抗衡。但是同济胜在人多,在培养工科德语人才方面国内无人能敌。德国总理奖学金也大都花落同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复旦大学,生源质量理论上肯定高过同济,但是两年才招一个班(2004年后改了),连上海都没多少人知道复旦有个老牌德语系。招不到好学生,其排名也一再下滑。\x0d\x0a 在哪里学德语“最好”要看你的水平和目标。\x0d\x0a 1、如果你准备献身德语研究或成为高级翻译,那么北外是首选。\x0d\x0a 2、如果你要成为研究方面的“高手”那么最好去北大,当然前提是你有本事考上北大。\x0d\x0a 3、如果只是为了出国而参加德语班,那么北外(歌德学院)、同济都不错。相比之下,在北外更容易得到能够让你终身受益的名师的指点,而同济更为大众化,对于急于通过考试的学生更为适合。
广州二本大学有哪些
大学科目网(https://www.whdxky.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州二本大学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1. 广东省高校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二,广州市位居全省第一,有36所本科院校,深圳位居第二,只有7所本科院校,广州作为省会城市优势尤为突出。今天来了解一下广州市的普遍院校,历史悠久,各有特色,未来想在广东发展这些院校值得选择。
2.
广东金融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金融类高校,是一所有“央行基因”的院校。2004年,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在2012年和2016年相继开始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广金原睁带来是广东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在还是大专的时候有个建行班,那时候毕业生很多都去了各大银行,所以可能会听说某行的老行长是从广金出来的。在华南地区知名度很高。从18年的就业质量报告上看广金有4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了金融系统,不愧有“南粤金融黄埔军校”的美誉。专业推荐:
金融学、
经济学、
保险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3.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全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立于1957年,前身为广东
民族学院,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197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先后合并了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2018年更名为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校本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楼房较为老旧,宿舍环境一般;西校区:目前机电学院在该校区,被戏称为四大校区中的和尚庙;北校区:位于三元里地铁站附近,交通很方便;白云校区位于江高镇与河源校区是新校区,占地面积大,但比较偏远。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因为来学校宣讲的企业都很一般,一些学生会去其他学校参加宣讲会,一些应届毕业生会选择考研和考公,考研主要集中在化工、华师、暨大、广外、广财等,考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虽然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但有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工作,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 7.63%,如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国有企业以及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银行系统。也有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进入京东、网易、美拍等企业工作。只要拿到双证,在就业市场上都能找到工作,但找到工作不等于找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工作。
4.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为1955年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设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海珠有:生物系、物理系、教育系和体育系;花都有:
化学系、数学系、
中文系、
美术系、音乐系、政法系、计算机科学系和外语系。花都校区位于广州郊区,坐10多分钟的车就能到地铁站了,进市区大概需要1个小时,但周围的生活娱乐设施也比较齐全,购物商场、大超市、电影院、甜品店应有尽有。广东二师有5所附属学校: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小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南站附属学校、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明附属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大部分都走入了教师岗,其中小学教师占比34.8%、初中教师占比20.2%,化学、物理、生物、英语、历史、政治等专业毕业生大多成为中学老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应用心理学、
美术学、数学、英语、
音乐学、
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毕业生大多成为小学老师。选择师范类院校大概率未来是要当老师,所以优势的专业必然是师范类专业(专业名称后带“师范”二字,例如:英语(师范)),学校招收老师大多数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师范类专业,拥有教师资格证。如果不想当老师,那在师范院校可以选择翻译、英语等语言类专业,师范院校一般这方面的实力比较强,而且学校师范院校普遍学习氛围好,因为女生多。再可以考虑的专业就是计算机类专业,热门专业+地点优势,就业相对容易。
5.
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北药:
沈阳药科大学;南药:
中国药科大学和广东药科大学),是华南唯一一家药科类高校。近几年发展得不错,
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林科学4个学科分别在2017,2020.05,2020.09,2021.07闯入ESI前1%。广东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药厂、药房工作,包括像默沙东、诺华、礼来、拜耳及卫材中国等世界500强的医药企业,以及国内智飞生物、联邦制药等上市公司。除了药学,广东药科还重视临床医学学科的建设,在2017年率先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持续至今,拥有2家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
预防医学也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华南地区的检验检测局、地方卫生院都有其校友。临床医学收入最高,需要不断地升学。
护理专业可以进三甲医院,但护理女生不太好进,男生好进。化妆品学科也是一大特色,全国开设化妆品专业的高校很少,广州药科在这方面走在时代的前列。很多毕业生进入了曼秀雷顿、珀莱雅、丸美、温碧泉、雅诗兰黛等大企业工作。但广东药科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很少,有70%的毕业生都做了医药代表工作,因为进药厂做基层工作工资偏低,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销售方向,所以逐渐形成了“南药研药,北药制药,广药卖药”的形势。据不完全统计,华南几个省,药企高管,医药代表中广药人占1/3!毕业生96.6%的人在广东省就业,如果你不想出广东省,如果你想在一线城市读大学,如果你很向往广州,如果你选择医药行业不会后悔,那可以考虑选择广药。
6.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校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是近代中国历史留下的政治遗产。是中国革命家廖仲恺先生遇刺牺牲后,他的夫人何香凝女士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初期的校董和领导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显赫人物,包括:蒋介石、宋子文、孙科、许崇清等。建校到1984年一直是中专,曾一度停办。1984年学校由中专院校直接升格为本科大学,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应该是唯一一例。虽然一步登天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还是一个受冷的农业类院校,发展一直很缓慢。直到2018年,迎来了利好消息,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乡村振兴,学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武器,仲恺学生比
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更肯下基层,因此省里对学校开始重视,增加了很多投入。仲恺
农业工程学院要建设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几年来,学校已经聘任孙大文、赵春江、傅廷栋、陈焕春等9位双聘、特聘院士指导工作,建立现代农业工程创新研究院、
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启动百名博士招聘计划引入多名博士(其中不乏欧美名校毕业生),和腾讯、格力等名企建立合作关系。学校除农林、食品、化工等传统特色、优势专业会得到巩固,(涉农)计算机、通信、智能制造等专业将会加速发展。
农学院校一般考研率都相对高,因为考研与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有关,也与专业热门程度相关,计算机类、经管类等专业考研难度偏大,理工科次之,农林类专业相对最为简单。早做准备,考入985、211院校也是大有可能的。
7.
广州航海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是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航海院校,我国华南地区航运业高级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学院始于1964年创办的广州海运学校。1992年,广州海运学校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合并组建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州航海学院。2018年,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明确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2021年5月广州市政府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广州交通大学,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校内实习工厂和设备完善的水上训练中心各1个,校外实践基地88个,与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实习船4艘,拥有“广航1号”教学游艇1艘。“
航海技术、
轮机工程、
交通运输”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这3个是跑船的专业,实施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早上得起来跑操,列队上课,晚自习,查宿舍。航海技术:负责开船的,简单来说就是在驾驶室进行监控和操作的,环境相对较好。职位晋升:三副、二副、大副、船长轮机工程:负责修船的,在机舱操作维护修理设备机器的,船舶的机舱温度高、噪音大,工作环境较差。职位晋升:三管轮、二管轮、大管轮、轮机长(老轨)。船舶
大学科目网以上就是大学科目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大学科目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科目网:
www.whdxky.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